集約化養(yǎng)豬如何抓好生產管理?

供稿:豬豬俠

點擊:

A+A-

相關行業(yè): 生豬

關鍵詞:

    我要投稿

    集約化養(yǎng)豬必需做好兩個豬群和兩類飼料的調控工作。兩個豬群指種豬群和商品群(仔豬出生至出欄),兩類飼料指種豬料和商品豬料,這兩個方面的科學合理調控通過不同途徑對集約化商品場的生產運行和經濟效益產生決定性作用。兩個豬群包括了生產全過程組群,是控制生產和控制疾病的實體對象,這兩個群體各有不同的生產目標和特點。但是這又是以種豬群為生產龍頭而影響商品群的,所以集約化養(yǎng)豬要抓好生產管理,首先必須抓好種豬群的生產調控。

     

     

     

     

     

     

     

    一、豬群的管理調控

     

     

     

    1、種豬群遺傳品種結構

     

     

     

    選擇優(yōu)秀性能的種豬和雜結模式,為商品豬生產打下良好的遺傳基礎,將有可能生產出具有較高經濟指數的上市肉豬。如果沒有良好的遺傳基礎,使商品豬具有好的經濟指數幾乎不可能。因為:“性狀=遺傳+環(huán)境”。不同的性狀表現不同的遺傳力,繁殖性狀屬低遺傳力,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大(如管理、飼養(yǎng)、疾病等)如產仔數、成活率等;生產性狀屬中等遺傳力,2030%受遺傳控制,如出欄日齡,日增重,料肉比等,這些性狀的7080%受飼養(yǎng)管理控制;結構性狀屬高遺傳力,4060%受遺傳控制,瘦肉率,背膘厚,乳頭數等豬體結構。所以要獲得上市豬較高的經濟指數就必需選擇優(yōu)秀的品種和雜交模式,生產性狀、結構性狀屬中高遺傳力,容易通過品種進行改良。而繁殖性狀則需通過良好的飼養(yǎng)管理來獲得。目前較實用的模式雜交模式為“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同一品種不同品系的性能也有差別,選擇優(yōu)秀的品種及雜交模式是您獲得較好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

     

     

     

    2、種豬群豬群結構

     

     

     

    種豬群飼養(yǎng)管理目標是以較低的成本保證種豬健康穩(wěn)定的可持續(xù)均恒生產和提供更多的優(yōu)秀斷奶仔豬。抓好種豬群豬群結構是保持種豬群持續(xù)高指標穩(wěn)產的基礎;主要體現在年齡結構,公母豬結構、均恒生產、疾病結構方面,是保持全場豬群結構恒定穩(wěn)產的基礎,是保證各項管理指標正常落實執(zhí)行的基礎,是保證資金正常運行的基礎。種豬群必需有一個科學的年齡結構。

     

     

     

    1)母豬群年齡結構

     

     

     

    應保持的一般年齡結構為:母豬,初產母豬1517%,6胎以上1315%,266570%。初產母豬和老齡母豬不但產仔數和哺乳能力差以外,而且仔豬質量也低于平均值,上市肉豬經濟指數也下降,如生長速度、料肉比等,所以要提高種豬群的繁殖性能和斷奶仔豬質量,第一步就要使母豬群有一個科學的年齡結構。這就要求要按母豬更新計劃認真落實母豬群的更新工作。一般生產母豬在200300以下的豬場不宜自繁后備母豬,300頭以上的生產母豬群可由種豬場引入后備母豬,或自繁后備母豬,同時減少引入種豬也是減少疾病傳人的重要方面。根據生產母豬群結構及更新計劃組合純種核心群,并制訂嚴格的繁殖培育方案及計劃,以保證更新計劃的落實。

     

     

     

    2)種豬群公母豬結構

     

     

     

    公豬群的組群結構以公母比例為1:2025為宜,老、中、青三結合,建議公豬使用年限不超過2.5年,個別性能和遺傳特別好的個體可適當延長到3年。實踐證明中青年公母豬的后代活力和經濟性能高于群體平均值。

     

     

     

    3)豬群均衡生產

     

     

     

    均衡性生產對豬場的管理、生產運行、資金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均衡生產才能保證諸如工資方案、豬群周轉、疫病控制、欄舍使用、資金運行等計劃和指標的有效落實。種豬群的均衡生產決定了全場的均衡生產,在生產實踐中必需科學的制訂生產計劃、包括周、月、年生產計劃,配準率、分娩率、產仔率等目標計劃,達不到預定計劃的要查找原因,及時解決,確保計劃的完成率。

     

     

     

    4)豬群疾病結構控制

     

     

     

    每一個豬場的疾病結構都存在有差異在生產中必需切實撐握住本場的疾病結構,疾病的控制必需從種豬群著手去控制,根據不同類型疾病的特點及在本場的特點制訂疾病控制計劃。包括繁殖系統(tǒng)、呼吸道系統(tǒng)、胃腸道系統(tǒng)、寄生蟲病等四大系統(tǒng)疾??;控制疾病必需采?。骸疤岣哓i群群體素質,減少病原的傳人和繁殖”的原則進行制訂落實控制計劃。如營養(yǎng)、環(huán)境衛(wèi)生、全進全出、消毒、疫苗注射、藥物防治、疫病監(jiān)視等措施根據不同疾病的特點使之有機結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單一的指標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有了合理的種豬群計劃,其商品群也有了生產計劃的基礎,為保證出欄計劃的實現,就必需對這一群體進行科學的管理,使與之有關的指標逐步完成。

     

     

     

     

     

     

     

    二、飼料的管理調控

     

     

     

    飼料的調控從供料量、飼喂方式、飼料營養(yǎng)濃度等方面來進行計劃檢查調控。

     

     

     

    各種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調控必須有一個系統(tǒng)計劃,也即各種飼料相對應的豬群階段的營養(yǎng)配比符合該階段的生產性能需要,同時也需要計劃各品種飼料間的連續(xù)性和階段性供應,這是提高豬群生產性能和降低飼料成本的重要方面。并通過飼養(yǎng)實驗來驗證飼料營養(yǎng)配比的結果,其結果是以經濟效益為標準來選擇和評價的,而不是飼料的價格問題,高價或低價的飼料不一定能夠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豬群結構穩(wěn)定的豬場應該是飼料總供量和各種飼料所占的比例相對穩(wěn)定,如果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這些方面出現不正常的數據,應該盡快檢查其原因何在,予以及時解決。飼料量的供應必需針對豬群預計供應,而不應該供后統(tǒng)計,特別是種豬群飼料供應計劃,過量和不足的供料都會降低生產性能或增加成本,從而使飼料效果下降。

     

     

     

    同一商品豬料供應結構會出現不同的飼喂效果,影響飼喂效果的因素很多,如合理分群、遺傳結構、生活環(huán)境、健康狀況、特別是慢性呼吸道、胃腸道疾病和寄生蟲病等,在檢查飼喂效果時必需查明與之相關的條件進行分析。

     

     

     

    飼料實驗數據是豬場進行飼料調控的寶貴參數。這一項工作有必要認真正確地去做,根據豬場的具體情況設計適宜的實驗方案,盡可能減少實驗數據的誤差。錯誤的數據信息比沒有數據更可怕。

     

     

     

    附:《年出欄1000頭商豬豬場運行參數》

     

     

     

    一、生產指標:

     

     

     

     

     

     

     

    二、種豬群結構生產量預算

     

     

     

    1、種豬群結構生產量預算

     

     

     

     

     

     

     

    2、種豬群常年存欄結構:

     

     

     

     

     

     

     

    3、生產量結構預算略

     

     

     

    4、飼料供應計劃參數略

     

     

     

    其中種豬料1840kg占全群20%,因種豬更新或調整可在1822%變動。


    (審核編輯: 豬豬俠)

      我來說兩句(0人參與評論)
        加載更多